不敢轻言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龙渊书屋lysw1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隋炀帝二征高丽时,主要以靠近河北的黎阳仓作为粮食供给地,这也充分展现了粮仓的战备作用。

在大业十四年(618年),天下大旱,出现饥荒,隋文帝却下令不准赈灾,让百姓自己想办法。由此可见,隋朝的粮食储备并非为百姓准备,而是用于特权阶级和军事需求。

此外,根据史料记载,隋唐时期的粮食保存期为3~9年。因此,隋文帝留下的粮食最晚在隋炀帝大业九年(613年)就必须全部替换,否则剩余的存粮将超出保存年限,无法食用。

至此,“隋朝末年留存的粮食可供唐朝吃50年”的说法已被彻底推翻。

那么,隋朝末年到底有没有留下粮食呢?首先,隋朝当时的粮食储备确实很多。根据《隋书·食货志》记载,隋朝时期曾围绕长安、洛阳两座都城兴建大粮仓。

隋文帝时代在魏州治理粮仓,在洛州设常平仓,在陕州设广通仓,化州设回洛仓等。

到了隋炀帝时代,鉴于关中物资贫乏、漕运不畅,隋炀帝命宇文恺主持东都洛阳的营建工作,开凿大运河,并在洛阳周边修建了三座大型仓城:含嘉仓、洛口仓、回洛仓。

其中,韩家仓的遗址于1971年被发现,仅160号窖就保存有约50万斤粮食。由此可见,当时隋朝的粮食储备制度非常完善。

然而,即使粮食储备丰富,也架不住折腾。一方面,隋炀帝时期大兴土木,修建东都、开凿大运河、远征高丽,耗费了大量的钱粮,甚至不惜强制挪用百姓的隐藏储备。

另一方面,隋末大乱时期,由于百姓普遍没有粮食吃,各割据势力起兵时,为了收买人心,往往会开仓放粮,这几乎成为当时的标准操作。

其中,李密最为突出。他在攻陷洛阳的主要粮仓——兴洛仓和回洛仓后,决定开仓放粮,不论男女老幼,想拿多少拿多少,路上挤满了人。

最终的结果是粮食大量浪费:许多人背不动粮食,就将其丢弃在路边,从郊外的粮仓到城门口,丢弃的大米铺满了道路,厚达数寸,吸引了大量流民前来。

从郊外到城门口,路上的流民拖家带口,将近100万人,粮食被大量浪费,甚至因为没有瓦盆,只能用边金框淘米,大量粮食落入水中,使得洛水10里之内的河中都是大米,远远望去就像白色的沙滩。由此可见,隋朝末年的粮食储备在战乱中被大量浪费,早已“坐吃山空”。

综上所述,“唐朝还在吃隋朝的粮食”这一说法,其实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。隋朝的开皇之治确实富裕,但到了隋炀帝后期,随着天下动乱,早已是“坐吃山空”。

历史需要深入探寻,而对某些夸张观点的传播,恰恰是对历史事实的不尊重。

【一口气看完被冤杀的大唐开国元勋,谋士刘文静。#历史#小知识#唐朝】

他是李世民麾下的顶级智囊,谋略远超房玄龄,堪称李唐第一谋士。他还是大唐开国的元老级功臣,手握两张免死金牌,却最终难逃一死。他就是被历史埋没的李唐开国元勋——刘文静。

刘文静,字肇仁,自赵人,今陕西武功人。早年,他的父亲刘绍在隋朝战死沙场。

隋朝追封刘绍为开府仪同三司,年幼的刘文静以“死难子”的身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。然而,尽管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,家道却从此中落。成年后的刘文静文武双全,颇有谋略。

在隋炀帝统治末期,他做到了晋阳县令。当时,他与晋阳行军司马裴寂关系非常好,堪称莫逆之交。

然而,谁能想到,这对好友日后竟反目成仇,而刘文静也最终死在了自己好友的手上,令人唏嘘不已。

隋末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对于刘文静而言,他也渴望做出一番功业。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,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名望和能力都值得依靠的对象。

不得不说,刘文静的识人之名在历史上一定能排到前列。

他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。刘文静认为李渊出身显贵,且胸怀大志,便与其结交。

此外,他对李渊次子李世民也非常赞赏,认为常被排挤的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,其豁达大度、神武雄豪,是汉高祖、光武帝一类的人物,年纪虽轻,却是天纵之才。

但裴寂对此并不认同,相较之下,也能看出刘文静的识人之明。

后来,刘文静因与瓦岗军首领李密有亲戚关系,被牵连入狱。也正是这次牢狱之灾,让他与李世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在刘文静入狱后,李世民认为他可以共谋大事,便去狱中探望,并向他询问对时局的看法。

这一场面有点像刘备三顾茅庐、问计天下的味道。根据《旧唐书》的记载,刘文静颇有试探的意味,对李世民说:“天下大乱,除非有商汤、周武王、汉高祖、汉光武帝那样的才干,否则不能平定天下。”

李世民则回答:“您怎么知道现在没有这种人?一般人看不出来罢了。”这话大有一种“舍我其谁”的味道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由此可见,李世民是一个富有野心和大志的人,其夺权之心绝非始于后来的玄武门之变。所以,关于太子之位的兄弟相残,很大程度上是必然的。

而说到刘文静的试探,其实也是为了全心结交李世民。刘文静深知李世民有谋反的打算,于是提出了着名的“狱中对策”。不少史学家认为,这份对策堪比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。

之后,刘文静给李世民分析局势,说:“现在李密的瓦岗军正在围困洛阳,皇帝跑到江都去了,各路人马加起来多如牛毛,就差一个真命天子来驾驭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怎敌她软玉温香

怎敌她软玉温香

鱼山醉
提起乔沅,上京诸人无不羡慕她的好命。出生钟鸣鼎食之家,才貌都是拔尖儿,嫁的男人是大霁最有权势的侯爷,眼见一辈子都要在锦绣窝里打滚。乔沅也是这么认为的,直到她做了个梦。梦里她被下降头似的爱上了一个野男人,抛夫弃子,为他洗手作羹汤,结果还被抛弃,最后在一个大冬天投了湖。梦的结尾,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人站在她的坟茔前,怜悯道:“夫人,你放心去吧,我会替你照顾好侯爷。至于小少爷,我找了一户人家,虽然以后不再
其他 全本 40万字
窥天光

窥天光

骨色弯刀
【前期眼盲擅长装可怜思维跳跃后期顶级建筑师漂亮受X白手起家心思缜密后期制造业巨头溺爱型爹系攻】许塘的塘是沉塘的塘,母亲抱着他沉入河底时,岸上火光映着村落,所有人都在笑。周应川的身世与他不......
其他 连载 3万字
奉旨成亲

奉旨成亲

其君折枝
【先婚后爱/双向暗恋/青梅竹马】徐端宜端庄娴淑,出身名门。京师名门之中,不知多少勋贵子弟想求娶她。谢清崖纨绔浪荡。虽然生得俊美无俦,却门庭败落,自己也是个不成事的。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两个人,竟然会在一起......
其他 连载 34万字
怀娇

怀娇

白糖三两
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,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,超尘脱俗,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,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。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,生得一副祸水模样,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,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。这样明晃晃的勾引,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,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,对此只视而不见,不曾有过半分动摇。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,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,只是她出身低微,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,
其他 全本 56万字
第一夫人

第一夫人

君太平
如果你遇上一个粗鲁、野蛮、一身麻匪气儿的男人咋办?咋办?裹吧裹吧拖XX啊!如果你要死不死正好前途无量咋整?咋整?照样拖XX!【注: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,这里的一切跟现实世界相同......如有地名雷同,纯属巧合。】
其他 全本 142万字
云鬓楚腰

云鬓楚腰

白鹿谓霜
陆则矜傲清贵,芝兰玉树,是全京城所有高门视作贵婿,却又都铩羽而归的存在。父亲是手握重兵的卫国公,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,舅舅是当今圣上,尚在襁褓中,便被立...
其他 连载 37万字